第四百二十七章 东安计划-《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2/3)页

    才明白了徐光启为何否定了精细化种植的构想。

    纷纷低下了头,有些沮丧。

    “之前陛下提到过一项计划,就是利用现有的旱情救助点,想办法动员百姓们出海前往安南进行耕种,那里有大量的良田..并且就算今年有旱情,也影响不到。”

    徐光启见众人情绪低落,也是全盘托出了提前就已经设定好的计划。

    “徐大人?向海外移民?百姓们能愿意吗..”

    “这并不是百姓们愿不愿意的问题..如果不出海,那么留下来...如果今年的旱情严重,那么注定不少地方将会颗粒无收。”

    “到那时候,想要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说完之后。

    徐光启第一时间选择了进宫面见朱由检。

    东暖阁之中。

    朱由检见到徐光启来了,也是心中猜测到了不少,开口便说道:“是不是今年各地已经汇报上来了不少旱情即将到来的异常现象?”

    “回禀陛下!正是!”

    “山东、山西、陕西、直隶、辽东、河南等地,都有大量的报告说明,今年或许真的会迎来相当严重的旱灾。”

    “所以...臣以为,陛下,之前提到的移民计划可以开始宣传并实施了!”

    听完徐光启的话后。

    朱由检缓缓点了点头说道:“正所谓未雨绸缪,现在爱卿要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等到旱情全面来临,到那时候庞大的灾民数量将会让移民遇到很大的阻碍!”

    “传内阁拟旨,开放天津、蓬莱、青岛、泉州、福州等沿海港口,全面承担起移民计划所需,必要时可暂停对外贸易..一定要按照计划施行!”

    “臣遵旨!”

    大明崇祯历四年春。

    朱由检下旨,全大明各地全面执行《大明东番、安南移民安置计划》,又名《东安计划》,计划中拟定在最短时间内向东番移民不低于二百万人,向安南移民不低于八百万人!

    开支,全部由大明皇家国库承担!

    预计耗费,将超过一亿大明龙元!

    同时,提前宣告旱情的各项预兆和影响,动员百姓,以自愿为前提..尽可能的想办法做好思想工作。

    移民,本质其实就是殖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