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完之后,在场的大明移民们纷纷爆发出欢呼声! 一百亩! 那可是一百亩! 还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百亩良田啊! 随后的一段日子里。 马老九过上了他从前没有想到过的生活,在安南,似乎什么都不那么匮乏..在不远处的山林之中,他甚至看见了很多树上都有烂掉的果实。 “这要是在俺们老家..到了饥荒的时候,恐怕就连树皮都要被扒光啊!” 马老九刚刚说完话。 身旁就走近了一位移民安置点的官员,笑嘻嘻的说道:“您不知道啊..这安南比起咱们山东,可有着很大的区别咧!” 马老九有些惊慌失措,连忙说道:“大人!?您也是山东的?” “是啊!我老早就知道,咱们船上的都是俺们山东的老乡,所以专门申请成为咱们在安南的引路人啊!说起来..你可不要叫我大人!” “我啊..等把咱们大家伙都安置好了,就要迎接下一批移民咯!” 说完,马老九有些疑惑。 自己老家的官员平日里尽管不像往年那般高高在上,可哪有眼前这年轻人这般好相处,随即又谨慎的说道:“哎!您是大人..我就是一个农民,若是有了冒犯的地方..还请大人不要怪罪啊!” “瞧你这话说的..老伯,你还拿不拿我当老乡了!” “我给你讲一讲啊..” “这安南,土地肥沃...四季常春,每年粮食最多可以三熟!也就是可以种植三茬的意思!” 刚说到这,马老九瞬间惊呼一声! “我滴个乖乖哟!一年能种三茬?那这的一百亩地,不就是赶上俺们山东老家的三百亩了?” 安置点的那名年轻人笑了笑说道:“这还是有点区别的,由于安南的天气和咱们山东老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粮食尽管可以一年三熟..但由于成熟期短,所以产量上面还不如咱们山东!” “可缺少的那部分,比起一年能够三熟来说..倒也不算什么了!” 说完后,安置点的官员起身说道:“晚上咱们在安置点还有专门的讲解,到时候你可一定要去听啊!” “好..!俺们一家老小,都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