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崇祯五年春,天微凉。 多尔衮派出的使臣正坐在马车上忧心忡忡的看向南方,思绪已经飘到了很远很远.. 使臣名为额勒登,正白旗。 额勒登做梦也没有想到,为什么这样的苦差事能够到了自己的头上,最后多方打探才知道实在是没有汉臣愿意回到大明了,只要回去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 而满臣之中,也不能派出地位太低的,毕竟使臣注定是要接触很多秘密消息的,若是地位太低多尔衮自己都怕走漏风声。 可地位高的,多尔衮同样不放心。 毕竟这可是后金主动违反了之前与大明之间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一次派遣使臣既要消除两国之间的误会,更重要的是多尔衮还要给自己的名正言顺,再多添一份保障。 他需要朱由检的认可,准确说是需要大明的认可。 同样,比起前面说到的这些,他最为需要的是大明的商队,是大明商人带着满满的商品前往后金做生意。 这一个冬天,整个后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刚开始还是因为煤炭不够,时不时就会有冻死的百姓,可是通过使用之前攒下来的一些木料,分配分配还是能够活下去的。 后来,木料没了。 百姓们也购买不起这种昂贵的取暖物,只能够将目光放在了危险的石炭上。 一夜,差点整个建州城和赫图阿拉一起云联动过上了集体丧礼,整个城中冻死的人倒是没了... 冲天的白幡足以说明,无法充分燃烧的石炭让多少建奴在睡梦中丧命。 后金,迫切的需要恢复与大明之间的贸易。 之前多尔衮觉得大明的贸易,就像是在不断拉扯后金的一根牵引的绳子,将后金的财富不断往回输送。 可是当大明的商人在一夜之间消失。 留下来的烂摊子差点让多尔衮发疯想要撞墙,好在用尽了所有能够想到的方法,多尔衮终于算得上是熬过了最难熬的冬天。 可.. 边境卫所,一名戍边师的哨兵朝着北方站立。 作为大明最晚温暖起来的辽东此刻还带着不小的寒意,远处突然摇摇晃晃的出现了一辆马车,在瞬间就吸引了哨兵的注意。 当即按照流程,敲响了哨所的铜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