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敬一直推辞不要,老爷子说这是必须的,如果是王木匠,20文钱肯定还嫌少了,他这是占了孙子的便宜。 王敬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了。 上次王木匠开祠堂大闹一次后,村里人看了一场闹剧,却意外地知道王敬能独立做木匠了。 现在见了王老汉家的成品,而且价格还比王木匠便宜,都纷纷表示要找王敬做木工活儿。 当然,刚开始大家也比较慎重,只是下了板凳,小餐桌这样的单子,王敬都不含糊地接下了。 随着后续豆蓉酱和山茶油被做出来,刘婉租了王老汉的牛车,和王孝到集市上去卖。 城镇的富裕人家,都发现刘婉的豆蓉酱是上好的下饭菜,春冬交接的季节,本来就没有什么更好的菜肴,加了豆蓉酱,感觉吃饭都有滋味多了。 而且豆蓉酱和山茶油都是消耗品,用完了还得再买,所以刘婉的生意一直挺稳定的。 刘婉也因为这两样商品的销售,持续收到了不少的生存点。 但老客户那一部分就收不到生存点,只有在拓展新客户的时候,才能收到新的生存点。 慢慢地,刘婉发觉,老客户占了她客户群体的6成,新的客户也逐渐变成了老客户。 因此,她收到的生存点,从原来的一天高峰时期5、60个,到现在稳定在20几个,数量下降得有点快,这也说明这个市场已经趋近于饱和了。 刘婉还发现,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用豌豆做的豆蓉酱。 一门生意好了,自然会有大量的模仿者。 豆蓉酱的配方其实也不复杂,只要有心人反复试做,也能做得出来。 但是他们做出来的豆蓉酱,滋味当然都没有刘婉的好。 刘婉毕竟是美食系统加持过的人,她豆蓉酱精准拿捏的特殊口感,是模仿者无法复制出来的。 是以,对美食品质要求高的食客,自然还是会锁定刘婉的豆蓉酱。 但架不住模仿者的豆蓉酱便宜,价格只要刘婉的三分之二,所以也会有顾客选择其他杂牌的豆蓉酱。 而且,随着季节将过,豌豆产量越来越少,刘婉决定等做完这一茬,豆蓉酱的生意就要暂停,她要重新找别的可以销售的美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