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婉不由小声告诫一众儿女道: “大家谨言慎行,顺着钦差的话点头示意就好,不要再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更不能妄议朝廷之事。” 刘婉知道,封建统计阶级眼里,升斗小民如蝼蚁一般,没必要去在钦差面前出这种风头。 这件事过后,朝廷能把他们忘得多远就忘得多远,千万别记得他们。 刘婉说话小声而清晰,只有她的儿女们听到。 大家听了,不禁面面相觑,王孝小声嘀咕道: “娘,我也不知道什么朝廷大事,怎么可能妄议?” 刘婉听了,不由咧嘴一笑,她都忘了,在这信息极度闭塞的小山村,不,甚至是整个大周国普天下的黎民百姓,连距离自己5公里外村子的新闻都不知道,还怎么去妄议朝廷大事? 自己一时忘形,把这里当成了拿个手机在手,就能众览天下大事的年代了。 刘婉尴尬地一笑,说: “反正少说话就行了。” 一个人不想招惹祸事,少说话是保命的法则。 太阳越来越大,晒得人发懵。 村口,一列人马渐近逼近,威风凛凛。 刘婉不由得庆幸,自家的门前牛车能够直达,钦差大人带来的人虽然挺多的,应该也不至于被拥堵在小路上。 桃源村的村民们惊住了,他们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官差,而且是一次性“齐唰唰”出现在这里,更别说什么钦差大人亲自上门的阵仗了。 更让大家惊掉下巴的是,钦差还是来为桃源村的刘婉、王孝母子宣读圣旨的。 村里的人别看开始带着看热闹的心理,但真的看到威严的官差队伍,身上都激起了鸡皮疙瘩,远远看到钦差的车马队伍,“哗”地跪下去磕头了。 他们都跪下了,这就让刘婉和王里正一小撮人站在前头,显得十分尴尬。 尤其是刘婉,这跪还是不跪的好? 刘婉想了一下出头鸟的下场,要么就是被带去烹饪做汤,要么就是招猎人仇恨,势必想办法搞死那只鸟。 她没必要为了这个小事惹一身的麻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