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世上的大儒有人打坐静修得到领悟,有人寄情于山水之间得到顿悟,而他则是以美食入道,所以因为吃到绝妙的美食,思想境界有了巨大的突破,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刘婉也没想到,吃一道桃花鱼,还能让有大儒之称的郑诚“悟道”了。 好吧,活久见。 但是刘婉脸上必须做出一派波澜无惊的模样,只是赶紧恭喜郑诚一番。 刘婉大抵能感觉得到,郑诚的这种突破,相当于旗幡之论,是风动,还是心动之说。 一派说是风动旗幡动的,一派说旗幡动是心动的,二者相较,自然是前者落于下乘。 而要达到后者的境界,就是郑诚现在嘴里说的突破了。 刘婉搞不清这些玄妙的感觉,反正她是靠卖美食赚钱的,又不是靠贩卖思想赚钱的,所以,只要郑诚认可她的美食就成。 “不、不,这一次要谢谢刘大娘,我卡在这个境界已经有几年了,一直没有突破。”郑诚努力恢复平静,道,“为了答谢刘大娘,以后王礼就直接纳入我的雅斋课堂,由我亲自授课。” “多谢郑院长。” 刘婉听到这个好消息,这才真正激动到了。 做美食是她也不算有天赋特长,都是托了美食系统作弊器的神功。 但是因此能将王礼“送”入郑诚的雅斋课堂,那可是不得了的事。 刘婉乍听之下,也不知道什么是雅斋课堂,郑诚提到这个名字时,还有点矜持的感觉。 但是系统却告诉刘婉,雅斋课堂是郑诚在修贤学府唯一亲自授课的课堂,现如今弟子不过区区的10人。 这些弟子,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天赋和才华,是未来几近陆续参加科举考试的预备种子。 郑诚回乡二十年,从雅斋课堂走出去的学员,参加科举考试的成功概率是80%,最少都是秀才以上的,而能成为举人进士的概率也有三成以上。 要知道,别看不是百分百,但这已经算是高到吓人的成功率了。 古代的科举制度,比现代社会考清北更难。 由郑诚亲自授课的雅斋课堂,相当于状元强化班,除了能提高学员的学识,参加科举考试的成功率,还有重要的一点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