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剩下的,则是朱由检就打算放弃了。 “老王,朕让你去调查那些举子们的情况,可有消息了。” 这几日,朱由检其实一直的在了解这些举子。 他们的一些日常的行为都会被调查,这样也算是当做一个参考。 “回皇爷,已经是调查到了,都在这个奏章里。”奏章是锦衣卫送来的,当然调查的事情也就是锦衣卫在做。 朱由检看到了奏章,然后就拿起来看。 奏章中对在京的举子们进行了一个调查,其中他们说的话也有记录,当然都是一些大致的意思。 朱由检看到了有考房坍塌,有人安排小屋考试的事情,心里也是皱眉。 这么大的事情,这些人是怎么做的。 不过这还不算,朱由检看到,有举子家境贫寒,最近在京城已经是无钱为继。 这也让他有点不解,按道理,考中举人后,地方上都会有优待,家里也不至于这般的清贫啊。 想到这,朱由检对着王承恩说道:“老王,你从内帑取新钱,给在京的应试举人,按照名单,每人赏赐五两。” 五两银币,对于这些有钱的人不算什么,可能不够喝一壶酒,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穷苦的人,也就刚好保证不至于被扫地出门。 而且,朱由检也可以收一部分民心。 毕竟朱由检现在的举动,无异于雪中送炭。 但是,朱由检也知道,这样的人也并不是很多。 “奴婢,领旨。” 王承恩很快就取了新钱。 在册的举子足足的有六千三百多人。 每人五两,加起来足足的有三万多两,这么多钱,自己可是拿不动,只能让锦衣卫跟着自己去了。 随着王承恩去做事。 朱由检则继续的看着一些信息,同时也在想着,先皇帝下葬的事情。 礼部和工部那边已经是都差不多了,等着先皇帝下葬了,剩下的地面建筑则慢慢的进行。 不过这个还要看具体的时间。 初步预定的时间是崇祯元年三月初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