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南迁(2)-《我于大宋听风雪》


    第(2/3)页

    汪伯彦脸色煞白,额头冷汗涔涔。他主和,但绝不想背上“首倡南迁”的千古骂名。

    秦凡这疯狂的一跪,把他架在了火上烤。支持?立刻成为主战派的死敌,遗臭万年。反对?万一……万一金兵真如秦凡所言……他不敢想下去,只能将头埋得更低,身体微微发抖,恨不得缩进地缝里。

    秦凡伏地不动,声音却依旧清晰:“臣不敢!臣一片赤诚,只为社稷存续,陛下安危!肺腑之言,天地可鉴!”

    “好一个肺腑之言,天地可鉴!”赵构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帝王的威压,“朕问你!你口口声声南下为争胜,那朕问你,你身为天策节度使,驻守汴京西郊,直面金军!若朕准你所请,南下淮水,你和你那五百天策军,当如何自处?是随朕南下,做那‘保存实力’之军?还是……留在原地,替朕‘钉’住金军,掩护大军南撤?!”

    这问题毒辣至极!直接将秦凡推到了真正的绝境!

    若秦凡选择随军南下,那他先前所有的“唯知以死报国”、“随时可为陛下效死”的豪言壮语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坐实了“懦夫”、“逃兵”之名,他秦凡将彻底身败名裂,甚至可能被愤怒的主战派当场格杀!

    若他选择留下断后,以五百孤军对抗粘罕主力?那无异于螳臂当车,十死无生!

    这正是汪伯彦和主和派所希望的牺牲品,也是赵构心中隐隐期待的——用秦凡的死,来堵住主战派的嘴,同时向金人展现一点微不足道的“抵抗姿态”,为他南逃争取时间和道义上的一点遮羞布!

    殿内死寂。连宗泽和汪伯彦都屏住了呼吸。赵清凤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她倒要看看,这个口是心非的秦凡,如何接这致命一问!

    秦凡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他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种近乎死寂的平静。他迎着赵构冰冷审视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陛下若有南狩之意,臣,天策节度使秦凡,愿率本部五百天策将士,为陛下断后!直至……最后一兵一卒!”

    “轰——!”

    大殿再次沸腾!这一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