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铁路建设-《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2/3)页

    朱由检沉思后再问。

    “有没有计算过,足够铺设多远的铁路呢?”

    “回禀皇爷...恐怕自京城至天津卫都有一定的缺口..”薛凤翔面露难色,尽管火车的制造如今已经初具雏形,然而没有铁路的支撑,他也明白...火车也是巧妇无为无米之炊,难以真正运转起来。

    朱由检面色一滞。

    “京城到天津卫都不够吗?”

    “回陛下...按照现有皇家矿务局提供过来的库存和之后能够提供的铁料数量来看,恐怕的确如此。”

    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极为依赖钢铁产量和煤炭产量的蓬勃发展,如果没有这两种基础材料作为支撑,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

    于是朱由检点了点头后开口说道:“拟旨给皇家矿务局,调集专项生产经费,扩大钢铁产量,保证一定比例的生铁产量,并且...京城至天津卫的铁路建设马上就要进行规划,规划之后立刻开始建设。”

    “臣遵旨。”薛凤翔大喜于心,这件事只要皇上看重,那么铁路的建设就一定不会有任何问题。

    可朱由检接下来的一段话,却让薛凤翔的喜悦停滞了半天。

    “薛爱卿,一方面是要着手于京津铁路的建设,另外一方面还要规划好全大明的铁路建设。”

    薛凤翔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说道:“皇上...全大明的铁路建设?”

    “对!只有有一天大明的铁路遍布全大明,大明的军队、粮食、物资和各种商品乃至于信息,才能够彻底的在大明境内畅通无阻。”

    只不过这样的话,在薛凤翔看来却是有些带有不切实际的看法,毕竟以大明现在的钢铁产量,还有蓬莱造船厂这个钢铁消耗大户在。

    大明的建设也是无处不需要钢铁..

    皇上的设想真的可能吗?薛凤翔迟疑了一会后开口答道:“皇上..臣担心,这建设全大明的铁路难度无疑是巨大的,恐怕难以实现啊,臣恳请皇上三思。”

    摆了摆手后,朱由检看出了薛凤翔心中所想。

    朱由检其实也知道,如今大范围建设铁路无异于天方夜谭一般,就算强行推进也只会白白的消耗大明的钢铁产量,毕竟对于大明而言,军事制造的优先程度是要远远高于大明的铁路建设的。

    不过自带华夏图书馆的朱由检知道,当科技水平不断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