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规模化、工业化、高集中的钢铁冶炼技术将会让钢铁产量不断攀升,到后世,每年的钢铁产量居然出现了大规模的控制和压缩。 对比后世,现如今的大明尽管在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 可大量的劳动人口也是朱由检所十分在意的影响因素,毕竟能够有足够的人手来投入到钢铁冶炼和生产之中,并且成本还很低,这同样是后世所不具备的。 “钢铁冶炼的问题,矿务局要想尽办法合理推行,但冶炼工厂和铁矿石开采的问题都要在大明的发展规划署的监督下进行。” 薛凤翔还是不解:“皇上,这么多的工厂如果一次性建设出来,恐怕朝廷的银子压力也不会小..”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爱卿说的在理,但朕告诉你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这钢铁的冶炼就是花费的代价再大也是要极力推动的,成本的问题....” “尽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他的问题交给其他方面来解决。” 朱由检的话让薛凤翔还是有些一知半解,但作为臣子的他不可能对于皇上的判断表示明确的反对,毕竟自从眼前的皇上登基以来,做的各项新政改革,就没有失败过一次。 而朱由检想到的其他的控制成本的方法,那便是转移大明未来的收入来源。 至于想到的方式。 那便是对外的战争和殖民。 朱由检从来不是一个温善的角色,对于能够让大明的百姓生活的更好和国家强盛的手段。 都不应该放置在一旁主动忽略,殖民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 用来弥补生产钢铁初期带来的高昂成本绰绰有余。 “铁路建设的事情,朕觉得也就说到这里,但如今首要的问题便是火车制造的继续查漏补缺,保证运转安全..另外一方面便是京津铁路的建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