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经济理论-《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2/3)页

    “铁路商业化...”

    “公路商业化..”

    “桥梁、码头、港口都可以商业化,乃至漕运都可以利于一番,修缮水利也未必一定会亏很多钱...”

    朱由检正在大规模的推动大明的基础建设,主要目的当然还是因为基建可以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发展。

    只要基建项目能够赚钱。

    那么就可以从大明皇家银行的名义贷款。

    基建项目之后获得的收入,就可以用来向大明皇家银行偿还这笔贷款。

    而这中间大规模建设,会不断拉动大明百姓的就业和内需,这种就业与传统的农田解决就业还不同。

    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百姓,主要代指农民。

    消费意愿是很低的,消费能力同样也是很低的,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大部分的百姓只需要足够吃饱肚子的田地就可以达到温饱,也就没有其他别的想法了。

    但朱由检的设想之中,大明的百姓将会随着大明的不断发展富庶,而会过上不仅仅停留在温饱层面上的生活。

    起码..需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义务教育。

    而不是现在这样,能够将孩子送到官学的,其实家里本身都已经条件不差了..不少家里,都无法缺少这样一个孩童作为劳动力。

    银行吸纳百姓存款,将其转换为贷款投入大明基建之中。

    流出的贷款将会通过这个建设过程,重新流入大明百姓的荷包之中。

    之后,百姓有钱了,基建项目才能够通过百姓盈利。

    用来偿还贷款。

    就这样..一个完善的商业建设投资模型,在朱由检的心中不断成型,并且还可以不断的催动大明经济更加繁盛。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免眉头一皱。

    转头看向了王承恩:“王伴伴..大明皇家税务局下属是不是还有个大明皇家商务局。”

    王承恩点头应是。

    点了点头,朱由检说道:“那便代朕,招呼一声毕自严来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