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经济理论-《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3/3)页

    ....

    不一会,毕自严便风尘仆仆的赶来觐见。

    “臣..毕自严参见陛下..”

    “起身入座吧..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不少事情要找你商量。”朱由检在纸上写写画画,将想到的东西全都列了出来。

    “请陛下吩咐..”毕自严说道。

    手握清单,说起来倒也是条理清晰。

    “首先,朕要说的第一点,便是大明皇家银行即日起可以开始组织在全大明范围内试点向百姓揽储。”

    毕自严顿时一愣,随即心中一喜说道:“臣自当遵旨,揽储之事,利国利民!”

    随后,朱由检却摇了摇头,说道:“但朕要说的是,揽储却不能够向百姓收取任何账目管理、损耗、流转之类的费用,并且大明皇家银行还要按期向百姓付息。”

    当即就是有些呆愣的毕自严,还是没有跳脱出目前大明的传统观念里,毕竟在之前的钱庄时代,要是想要汇通有无。

    那可是要付出高昂的银子运输、仓储以及押运之类等等费用的。

    所以在毕自严看来,向百姓揽储,就是向百姓提供便利,怎么还能往里面倒贴银子呢。

    “皇上..可这不就是在倒贴吗?自古以来也没有钱庄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摇了摇头的朱由检说道:“银行不是钱庄,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应当是向外贷款,而并不是向储户收钱。”

    毕自严似乎一愣,可还是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说道:“臣愚钝,大明百姓两万万之巨,可又有哪些银行该贷款,又有哪些不能贷款呢..万一贷出去收拢不回来,那岂不是朝廷亏了..”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毕爱卿如何称得上愚钝,这不正说到了关键点所在,银行就是要在贷款的过程之中控制好风险,要保证无论到什么时候,百姓的存款都不能够受损,并且还能够按时拿到利息。”

    “臣担心,未必会有这么多的人来银行贷款,而刚开始要付出的利息太多,银行会亏啊..”

    “不必担心,贷款项目嘛...朕已经帮爱卿想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