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准备-《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3/3)页

    挥毫提笔在纸上写下关于发展大明海军及造船业的发展规划,朱由检喜欢用规划来表达自己所想要做到的事情。

    毕竟进入到工业化以来,大明很多的生产力水平尽管有了不错的发展,甚至在武器制造、羊毛纺织、棉花纺纱、铁路运输等方面几乎达到了颠覆性的发展。

    可这一切都离不开朱由检所提供的技术,除外就是大明工匠们的努力,所以规划是要实现的..

    但时间问题朱由检相对来说还是没有那么紧迫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变,都需要足够的物质和时间作为保障,这一点朱由检很清楚。

    次日。

    朱由检下旨召见现在福建造船厂、蓬莱造船厂官员,并要求各地发展比较有规模的民间造船厂同样可以来京面圣。

    泉州府。

    双林造船厂。

    这里和大明绝大多数的手工造船厂都有相同的一点,那就是规模并不算大..基本上就维持在十数个匠人的模样。

    平日里,也都是打造些渔船,或者出去修缮一番在海浪中受到损坏的渔船而已。

    但由于双林造船厂在泉州府历史悠久,祖孙三代传承了下来,附近的渔民都喜欢来这里打造自己的新船。

    手工作业不容易,打造渔船也同样如此。

    尽管秋天已经到来,但造船工坊内部却还是无比潮湿、闷热,时不时飞出的木屑说明这里的生意还算是不错。

    门口处的大黄突然叫了起来。

    以为是顾客上门的黄炳生没有多想,就悠悠走了出去。

    却看见泉州府衙,大大小小数个官员围在了自己家的船厂门口。

    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些紧张的黄炳生走上前去,试探性的开口说道。

    “小民不知道诸位大人今日来此..所为何事..如有小人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第(3/3)页